欢迎访问西安唯美康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!

咨询热线:

15991668411

白蚁的生活习性是什么

发布时间:2025-03-26人气:23

关于白蚁的生活习性,综合整理如下:


一、群居性与巢穴结构

  1. 严格的社会性
    白蚁群体由蚁后、蚁王、工蚁、兵蚁等不同品级组成,分工明确:工蚁负责觅食和筑巢,兵蚁保卫群体,繁殖蚁负责繁衍后代。

    • 巢穴类型:分为地下巢(隐蔽于土壤中)、木中巢(蛀蚀木材内部)、地上巢(如土丘状蚁冢)。

    • 巢穴功能:提供恒温(25-30℃)和湿度(巢体含水量约30%-37%),保护群体安全,并储存食物(如菌圃)。

  2. 隐蔽性活动
    白蚁畏光,外出时通过泥质隧道(蚁路)或覆盖物(泥被)活动,避免直接暴露。工蚁和兵蚁极少离开巢穴核心区域。


二、食性与营养来源

  1. 纤维素依赖
    以植物纤维为主食,包括木材、枯枝落叶、纸张、布匹等,部分种类取食真菌(如菌圃培养的蚁巢伞菌)或腐殖质。

    • 特殊食性:黑翅土白蚁等能取食干牛粪;须白蚁属以地衣为食。

  2. 共生消化
    依赖肠道内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分解纤维素,部分种类通过培养真菌辅助消化。


三、活动规律与繁殖

  1. 季节性活动
    主要活跃于温暖湿润季节(中国南方3-7月,北方清明至白露),气温低于-3℃会死亡。夜行性,避免日间天敌和水分流失。

  2. 分飞繁殖

    • 分飞期:成熟巢群释放有翅繁殖蚁,多在黄昏或雨后分飞,趋光性强(易被灯光吸引)。

    • 新巢建立:雌雄配对后脱翅,寻找潮湿隐蔽处产卵,幼蚁经多次蜕皮发育为工蚁或兵蚁。


四、环境适应性

  1. 温湿度依赖
    最适温度25-30℃,需高湿度环境(虫体含水量约79%),巢穴常靠近水源(如水管、地基渗水处)。

  2. 扩散方式
    通过分飞、地下蚁路蔓延或人为携带(如木材运输)传播。


五、特殊行为

  1. 群体清洁与交哺
    个体间互相吮舐清洁,并通过交哺传递食物和信息素维持群体联系。

  2. 菌圃培育
    大白蚁亚科用粪便建造菌圃,培养真菌作为食物,菌圃含丰富氮元素和分解酶。


总结:白蚁的生活习性围绕群居、隐蔽、温湿环境依赖展开,食性广泛但以纤维素为核心,繁殖扩散具有显著季节性。若发现白蚁活动痕迹(如分飞蚁、泥质蚁路),建议联系专业防治机构处理。



159916684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