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宠物驱虫的注意事项,结合行业规范与实操经验整理如下:
首次驱虫
幼犬/猫首次驱虫建议在6周龄左右(断奶后),此后每月1次至6月龄;成犬/猫体内驱虫每3个月1次,体外驱虫每月1次。
特殊情况调整
孕期宠物需咨询兽医再用药;若宠物出现腹泻、感冒或刚接种疫苗,需推迟驱虫。
药物类型
体内驱虫:推荐米尔贝肟、吡喹酮成分药物(如维克米普罗),猫剂量2mg/kg,狗0.5-1mg/kg。
体外驱虫:福来恩(非泼罗尼+甲氧普烯)可覆盖跳蚤/蜱虫生命周期,贝卫多口服药可长效防护12周。
注意禁忌:柯利犬避免使用伊维菌素类驱虫药。
用药方法
体内药需空腹或饭后3小时喂服,配合零食或喂药器避免应激。
体外滴剂需拨开颈部毛发直接滴皮肤,戴伊丽莎白圈防舔舐,用药前后3天不洗澡。
常见反应
轻度呕吐、腹泻或精神萎靡属正常,持续1-2天可自愈;可喂食益生菌(如馋不腻)调理肠胃。
紧急情况
若出现剧烈呕吐、抽搐或过敏症状(如皮肤红肿),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卫生管理
定期清洁宠物寝具、地毯,用吸尘器清理虫卵;厨余垃圾及时处理,减少蚊蝇滋生。
使用环境驱虫喷雾(如来旺兄弟)喷洒角落,人宠共用型更安全。
行为管控
避免宠物接触流浪动物、食用生肉或饮用污水;外出散步远离草丛等高危区域。
多宠家庭
需隔离已感染寄生虫的宠物,避免共用食具或玩具。
驱虫与疫苗
驱虫与疫苗接种间隔至少1周,优先完成驱虫再打疫苗。
记录驱虫周期:建议用手机日历标记下次驱虫日期,避免遗漏。
定期体检:每半年做粪检,确认寄生虫是否清除彻底。
更多产品详情可参考等推荐品牌,或咨询专业兽医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Copyright © 2022 西安唯美康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5061614号 XML地图 网站建设